专访贝森医疗基金刘颖:以专注,专业,长情做精质VC
2023-05-11 15:50:1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马婷婷北京报道

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交叉学科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迅猛。2022年底,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元,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则突破8万亿元。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


(相关资料图)

“由于健康产业是国家战略产业之一,2016年以来陆续出台的产业政策利好支持,在我们2017年设立1期医疗基金时,只投生物医药早期项目的医疗基金和机构还很少,之后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涌入进来,即使是在过去一年多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大健康产业的吸金效应也位居前列。”中通融金管理合伙人刘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通融金是贝森系列医疗基金的管理人公司,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早期创投,成立于2016年,重点关注肿瘤、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心脑血管等细分领域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给了中通融金在登记管理人牌照时,唯一锚定生物医药赛道的信心——中国的临床应用将快速缩短差距,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未来医学健康产业体系。

专注,专业,做小而美的精质VC

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连续多年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7.12%,但是医疗支出仍然不到美国的一半。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覆盖电子、机械、材料、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产业链条相当长,预防与诊断、精准治疗和健康管理与养老三大板块,都是万亿规模的市场。

基于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分析判断和前瞻性思考,刘颖认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在两个方向上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一个是临床应用方面目前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的较大差距,还有很多课要补,也是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所鼓励的发展创新方向,比如抗体药、高端影像设备、微创介入器械、细胞治疗、单基因遗传病等细分领域,国产化机会十分明确。

另一个方向是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体外诊断技术树的快速分枝和应用实现,基于基因测序、靶向精准治疗、微创和人工智能的临床医学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医疗的应用场景。未来的诊断、治疗、健康管理,一定是基于个人基因、疾病数据的个性化精准治疗场景。并且,医疗技术的创新一定是全球化的。因此,“我们会站在全球的视角,选择中国的原创知识产权项目,投早,投新。”刘颖说。

在介绍贝森医疗基金的投资策略时,刘颖尤其强调了具体的投资标尺:“在投早投新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真正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迫切需求、且细分市场不小于50亿规模的生物医药创新项目,这些项目要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这样,在一个比较确定临床价值的目标市场里,创新企业如果能拿到第一张牌照,才可能拥有未来20%—30%市场占有率的机会。”

与市场上很多创新产品和技术动辄宣称千亿规模空间相比,贝森医疗基金标定的“50亿”门槛未免显得过于保守。对此,刘颖解释道,“利用人口基数和发病率计算出来的市场规模更适合作为行研的背景信息,具体到一个创业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上市后,真正推动到临床应用中,必须考虑多样性治疗方案和已上市产品的竞争问题,还要考虑各种新技术突破会带来的市场切割情况。以肿瘤创新药为例,临床可选择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细胞治疗等,一款小分子创新药的注册首批大部分是三、四线治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患者,那么它的市场空间就不能简单地以发病率和患者数量去看。所以细分市场能达到50亿是我们认为一个创新企业要仔细评估、说服我们认同的标准。”

为了贯彻这样的策略和标尺,中通融金的投资团队首先给贝森医疗基金定了几样不投的规矩:不投天使,不投Pre-IPO,不投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投康养医美,不投中医药,不投纯粹前沿尖端探索性的技术项目,如量子计算、长寿因子等实验室技术。

此外,在生物医药行业中,投资机构除了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外,投后赋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近年来产业资本蓬勃的原因。

对此,刘颖以贝森医疗基金投资的卓凯生物为例介绍,投资卓凯时只有动物试验数据,候选化合物还在优选,因为公司研发的是全球首个通过抑制遗忘完全挽救多模型认知缺陷的first in class的老年痴呆创新药,国内有临床试验案例的CRO都很少,到目前已经正式开始临床II期的入组试验,一路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坎儿,都是陪伴和顾问过来的。

“我们的投资团队平均年龄超过45岁,有做了30多年药的药监评审专家,从事20年医疗器械的,我本人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作为一家小而专的机构,我们的产业运营经验和产业资源是自信的根源,可以为被投项目提供从临床前、临床中、到临床后上市的各个阶段所需的策略和资源。”刘颖强调。

助力生物产业园区和引进项目双赢

生物医药行业由于具有门槛高、专业性强、生产质量控制要求高等特点,企业对于研发生产环境的要求和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此,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地区,相关企业通常都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存在。例如美国波士顿和圣地亚哥地区、英国剑桥牛津科技园、法国里昂生物科技园、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州纳米生物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等。

在产业集群中,不仅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上下游供应链、第三方机构以及相关配套都十分齐全。创业公司在研发阶段依托园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更容易招到人留住人,专注于研发和临床。同时,这样的产业集群通常也会聚集VC/PE等专业投资机构,更利于创业公司的融资。

与国外不同的是,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通常是由地方政府参与建设开发。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地方政府不仅会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同时还配有政府引导基金来配合招商引资,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入驻企业发展。

刘颖表示,“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发展,北上广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园区已经到了会陆续跑出优秀项目的时间节点。所以从2017年开始,1期贝森医疗基金就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立了合作关系,第一时间近距离地接触到优势的创新企业,这是我们候选项目的一个重要来源。”截至目前,中通融金已与全国12个地区的产业园区建立了联系与合作。

近年来,LP国资化趋势明显,特别是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中的主力军。对于市场化GP来说,满足国资LP尤其是政府引导基金的落地返投要求已经成为机构募资能力的重要体现。

刘颖介绍,贝森医疗基金中,政府引导基金通常占到50%的比例,合作的生物产业园区作为基石LP出资。因为看重专业化园区对于早期项目的深入理解和在提供配套支持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能够在创业公司研发、临床、生产等不同阶段给予扶持政策,所以中通融金不会单纯为了募资而拿某个园区的资金,而是会先判断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周边人才与供应链的环境和供应能力,了解清楚园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方向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对创新研发阶段的引进项目有没有耐心和真正的扶持力度。在帮助园区完成项目的引进落地时,会从双赢的角度去引荐、构建园区和项目的相互认知与关系,帮助园区真正的理解项目和其细分市场,也帮助项目真正了解园区的产业环境、扶持政策。这样,返投要求的达成并非是难题,而是各得其所。1期贝森医疗基金在全部达成返投目标的同时,为中山火炬区引进落地的达影科技已经成为市级重点发展企业。

刘颖表示,“我们相信生物医药的创新会驱动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持续高速成长和发展,国家政策、地方产业园、创新公司、基金和投资机构,会有越来越好的协同性与效率。能够见证并参与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义又快乐的事情。”

5月20日,粤科金融集团将携手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中国投资协会创投委等单位合作举办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风投创投高峰论坛。同时,在活动上,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将隆重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风投创投竞争力评选榜单。敬请关注!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科创板收评:半导体板块反弹 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板块表现活跃-世界热消息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